您现在的位置:

气体废料 >> 正文 >

诗和诗人的命运咽喉 - 情感 - 家庭健康 -

在呼和浩特市书画院顾老师的工作室中,案桌上、书架上堆叠着大量书法作品和相关书籍。墙壁上方有一道线绳沿墙固定,绳索上挂满了创作完毕还没装裱的书法作品,其中几幅墨色尚未干透。 顾老师对于自己的创作风格总结的言简意赅。顾老师的书法风格以行草为主,兼通篆书。提起自己的作品风格,她说:"行书我走的是二王(王羲之、王献之)的路子,这也是人们学习最多的路子。至于草书,曾经有人问我学的是不是张旭,张旭是一位唐代书法家。善草书,性好酒,是一位极有个性的草书大家,因他常喝得大醉,呼叫狂走间落笔成书,甚至以头发蘸墨书写,世称张颠,其草书当时与李白诗歌、裴旻剑舞并称‘三绝’。现在人们一提草书就会想起他。可是我的草书学习的不是张旭,而是唐代另一位书法家孙过庭。世传孙过庭的《书谱》(草书),原本为纸本,纵27.2厘米,横898.24厘米。每纸16至18行不等,每行8至12字,共351行,3500余字,分上下两卷,现传世只上卷。古人道‘过庭草书《书谱》,甚有右军法。作字落脚差近前而直,此乃过庭法。’” 书画与篆刻,这是一对好兄弟。在顾老师的书案旁边,大大小小,各式各样的印章,大多是顾老师自己刻的。顾老师的篆刻技术同样高超,作品参加过自治区和国家级的各种书法篆刻作品展并获奖。 在一切电子信息化的现代,大部分文字处理工作都有电脑代劳,提笔忘字成为了一种"新习惯”,对于传统的书法艺术,能够静下心来慢慢体悟的人越来越少,如何能让现在的年轻人对书法艺术产生兴趣?顾老师经常思考这个问题。业精于勤荒于嬉,书法和每一门科学艺术一样,想要出成绩,持之以恒的练习是必不可少的,大学的书法课课堂正好可以提供这样一个环境。在内蒙古师范大学教导书法课程的顾老师一边言传身教感染着身边的学生、一边继续追寻着书法艺术更高峰。她坦言,在大学的书法课堂上,一切从零开始教学,如何抓笔,如何从最基本的笔画开始,这都是面对新生必须教学的内容。也许有人会说你一个书法家去大学课堂里教学生如何抓毛笔、如何写横竖撇捺这些基本笔画不觉枯燥吗?"一点都不。” 毛笔书法入门就是从基本笔画入手的,依照笔画进阶顺序"点→横→竖→撇→捺→钩→挑→折”,循序渐进,详实分析用笔、行笔、力道、劲道及用墨等心法。这样才能让初学者了解毛笔特质,灵活驾驭毛笔,在短时间内熟识永字八法的基本运笔方法,再配合十种基本字体结构的分析,了解字型组合间架要领,触类旁通,逐渐契入书学的无穷妙境。大学生的书法课程可能大多只有一个学年,一周两节课左右,想要靠着这样一点时间在书法艺术上有所斩获那是不可能的。但是利用这样一点时间培养学生对于书法的兴趣、给他们传递书法艺术的基本原则,如果以后他们之中有人有情趣和时间追求书法艺术,这些基本性的知识可以让他们少走弯路。

© http://zs.tldxb.com  绛洞花王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