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发布时间:2022-07-08 16:38:21
我家住在南通乡下,每到腊月来临,过年的"味道”就会越来越浓。家家户户开始忙着置办年货、蒸馒头蒸年糕、送灶、掸尘……其中,我最感兴趣的就是烧利市、团圆饭和放哨火。听我给你娓娓道来吧。
烧利市
大年三十,是大人最忙、孩子最乐的一天。家家户户忙着贴春联、挂灯笼,烧菜煮饭宗。吃完年夜饭,就是最神圣的"烧利市”活动。
爷爷在大门外放上方桌,在桌上摆上烛台、香、码子(一种印有各路神仙画像的纸)、酒杯,然后把一块系有草绳的五花肉以及馒头、豆腐、活鲫鱼摆上桌。令我不解的是豆腐上面还撒上盐,下面居然还压着一把菜刀。我问为什么要这样准备,一脸严肃,让我小孩子不要多嘴,我只得站在旁边看。
开始烧利市了。爷爷点燃蜡烛焚好香,先放了几个爆竹,说是给各路神仙"通声”。接着,爷爷烧黄纸钱和元宝,并嘱咐我们一一磕头,祈求来年神仙的保佑,全家健康、五谷丰登、六畜兴旺。咦,哪儿去了?指了指屋后。我连忙向屋后奔去,只见在自家的田头插上柏树枝、芝麻秸和一束点燃的香,奶奶告诉我,她在祈求来年自己种的田禾茂盛,生活像芝麻开花节节高呢!等黄纸钱、元宝燃尽,爷爷将黄酒在灰烬四周浇了个圈。整个烧利市活动算是结束了。
团圆饭
正月初一吃团圆饭是最隆重的时刻。
南通农村人过年不吃饺子,吃"圆子”。为了亲眼看到奶奶准备团圆饭的过程,我一大早就起床了。只见奶奶洗漱完毕,擦干手,首先来到神橱前,点上"天香”,然后冲了两碗红枣红糖茶。我和奶奶喝完后,奶奶笑着说:"我们的日子越过越甜蜜。”我也忍不住笑了。接着,奶奶在锅中倒入清水,烧开后,再倒入淘净的大米,继续烧,沸腾后,铺上一层沾有红点的"圆子”(汤圆),盖上锅盖,用小火焖一会儿,团圆饭就熟了。这时,我才发现奶奶烧的不是平常用的稻草和树枝,奶奶告诉我,煮团圆饭一定要烧"红草”——柏树枝和芝麻秸。这是希望日子过得红红火火,一家人幸福美满呢。
等到全家都坐到桌前,才开始吃团圆饭。每人面前一碗饭,饭上顶着圆子,几只小碟子里是蘸圆子的红糖,还有一大碗荠菜豆腐粉丝汤。这我知道,大年初一要吃素,荠菜豆腐粉丝汤也是颇有寓意。在南通话里,荠菜是"聚财”的谐音,豆腐是"头富”的谐音,粉丝代表"天长日久”之意。总之,这顿团圆饭是希望在新的一年里一家人幸福长久,财源滚滚哪!对了,最后还要在碗里留下一些米饭和圆子,这可是故意留剩饭,美其名曰"囤屯子角”或"存仓”——象征年年有余。
放哨火
正月十五‘ target=‘_blank‘>元宵节,吃汤圆、看花灯。南通农村元宵节却不吃汤圆,倒是正月十三吃汤圆,正应了那句"上灯圆子落灯面”。正月十五那天,最热闹的莫过于放哨火了。过去,在元宵这天晚上,农民伯伯会到地里把枯枝杂草拢在一起,放火烧荒,辟地种田,这些草灰作为有机肥料,可以滋养禾苗的生长,而且旺火过处,藏匿在草丛间的虫卵会被烧死,来年庄稼可少受虫害侵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