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气体废料 >> 正文 >

小猴借铅笔作文250字_小学二年级作文 - 作文库

柔柔细雨,淡淡微风,提笔转行间串奏着来自窗外另一世界的声音。不由自主地抬步走近,口中轻吟"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忽而坠下一朵艳红似火的花,又激起心中那徘徊已久的战马,在脑海里肆意描绘"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的场景。醉人的巴蜀之韵,犹如一条绣满故事的丝绸,历经千百年洗礼后,依旧闪着绚烂的光。回想起巴蜀那难以褪色的历史之卷,在三国兴衰中更觉明目:

两汉四百载,分为魏蜀吴。曹操始居邺,

刘备据成都。孙权在金陵,鼎足互相图。

"巴蜀”即是来自重庆的巴文化和成都的蜀文化的合称,其所蕴含的璀璨文明不言而喻。当你缓缓念出"巴蜀”二字时,唇齿间亦留下万丈温韵。

(一)诗之韵

漫步在时间之河的堤岸上,巴蜀文化亦显其文化之光。闲坐在河畔,远处依稀可见杜甫草堂的剪影。诵出其笔下之诗,轻啜一口茶,鼻间仿佛充盈了书卷之气。想到处于落魄时期的杜甫,在多方好友的帮助下住进草堂,过着清贫的生活。他借诗以抒发内心之愁闷,在此环境下呼喊出了"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迫切愿望,并创作出了无数为后世之传诵的诗词,这不正是巴蜀文化在潜移默化下造就了"诗圣”杜甫么?再咽下一口清茶,想到西汉辞赋家司马相如、豪放派词人苏轼,他们不也是从巴蜀文化的熏陶中找到了自己的一方精神天地吗?

(二)味之韵

要论巴蜀之韵,绝不能忘了这方水土造就的优秀饮事了!

(三)神之韵

巴蜀文化的韵味颇深,需要足够的时间沉淀才能领悟到它的真谛――人文精神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若在闲时手举一把油纸伞,在阴雨霏霏的天气里独自驻足在巴蜀文化斑驳的古墙间,化身古画里的人物,更能将巴蜀文化中的月明如诗、残云如海、星河如尘都浓缩成通向心之港湾的渡船,让日夜在尘嚣中奔波的心宁静下来。我相信你一定会在巴蜀文化之韵的浸润下找到另一个更好的自己。

© http://zs.tldxb.com  绛洞花王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