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发布时间:2022-07-08 16:39:27
湖水是从一个小镇上积蓄下来的,过去叫南阳村。下来后,忽然就变成了江,也不那么"太平”了,去了又一直没能回过头来。江在这一段,叫青弋江。最早是流淌在中唐诗人顾况的集子里,如今已和两岸人家血脉相连。
青,是什么颜色?蔚蓝的云空,蓊郁的森林,粉墙黛瓦装点的徽派建筑,以及被清风吹拂的一湾流水,就整合成了青的颜色。倘若四季有雪月风花,一日间又朝晖夕阴,山光水色,便更多魅惑。
何况还是那盛唐的水,诗歌里的水。清澈,森凉,宽广,并且逐渐地杳然远去。
我屡屡回头重来。
一个人坐在浓郁芬芳的枝枝叶叶里。是那种粉红,白色的底子,红色的花蕾,渐次地簇拥且互相渗透。热烈而耀眼,远近可见。左右回首,触手都是千年。
水面有细碎的月光,也疏影横斜,斑驳陆离,如梦如烟。
没有谁在吹奏笛音,可是有天籁之声响彻天宇。
只有我能够闻听到。
可是我没说。
我又能和谁说?
谁又能够忍受和习惯于没有倾听的寂寞呢。
为什么会是桃花,俗艳的桃花呢?又为什么偏偏是酒,而不是绿茶呢?这里山峦耸翠、溪水潺潺,可是出好茶的,而且诗人也一定听说过、品尝过,那些可以洗心洗肺的绿茶。
桃花,酒,都是很俗的,可是俗得真实。就像山村里土著们请客做东一样,发乎内心,倾其所有。
在近处的踏歌古岸。酒水一道恣意奔流。
据袁枚的《随园诗话》记载说:大约在1300年前,此地有个汪伦给在南陵省亲的诗人李白写信问:"先生好游乎?此地有十里桃花;先生好酒乎?此处有万家酒店。”诗人于是就欣然而来。来的诗人号称酒仙。
来了便知,此处十里有桃花渡,花儿开得利索。有万姓人家扯起一幡酒幌子,经营着土法酿造的米酒,后来就有了字号,成了"太白遗风”。张惺斋炯题云:"蝉翻一叶坠空林,路指桃花尚可寻。莫怪世人交谊浅,此潭非复旧时深。”
是说物是人非么?图的其实只是好心情。
桃花始终是开在水边的,水有一块渊深森凉,是为潭。
那时节,估计桃花还没开。诗人是来得早了,还是迟了。没有人知道。
可我坚持以为它始终盛开着,像是已经成熟的女人,开放得肆无忌惮,还很具有挑逗性。不是开在季节里,而是开在诗人心中。桃花是为他准备着的,适时而来。
桃花映红了诗人的脸。诗人就在酒后被招引来了。
酒是男人最需要提防的,也使得男人最没有提防。
酒是诗人永远的朋友。
也是诗人永远的伤口。
他似乎就是为酒而来。
一生都是。
接待诗人的,当然是那个汪伦。
汪伦家底应该不错,有座雅致别业,还请诗人饮酒,常常通宵达旦,有吴觎作陪。"吴觎”是个能唱乡音小曲的女孩儿,也像这个季节的桃花一样绽放着。
一个怀才不遇、寄情山水,又很爱喝酒的诗人。
不为什么,也没有理由,就和主人花间一壶酒了。于是一杯一杯复一杯,两人对酌,山花次第开。
岸是生猛的古色,水也未曾改变,可是船不走人要走。诗人也如那水,此后没有回头。
做东的汪伦于是寂寞了很久,久得渐渐如纸般泛黄,记载了一首人们耳熟能详的七言唐诗。诗里有依依惜别的豪情。
唐诗流传至今。
招引我五次三番地来。
即便归去,唐诗仍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