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发布时间:2022-05-09 15:31:45
时间:2017-02-11 04:54:30来源:网络收集Tags: ()
建水县利民乡中心小学,云南 红河 654300
中图分类号:G62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3-0111-01所谓师德师风,就是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及其表现出来的思想和工作作风,包括教师的职业道德、职业精神、思想观念等多方面内容。
师德建设是一项长期的工作,我们必须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增强危机意识,牢记自身肩负的职责与使命,充分考虑师德建设的长效性、连贯性和严肃性,建立健全切合我校实际的师德建设规范,把师德建设引向深入。究竟怎样才能彰显教师的师德师风呢?
一、树立事业心,增强责任感,热爱教育事业
教书是手段,育人是目的。因此,我们教师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忘记,自己不单单是为教书而教书的"教书匠”,而应是一个教育家,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每位教师都应当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甘愿为人民的教育事业奉献自己的聪明才智。
教育是爱的共鸣,是心和心的呼应。教师只有热爱学生,才能教育好学生,才能使教育发挥最大限度的作用。可以说,热爱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根本。教师爱学生体现在"严”和"慈”上。常言道:"严师出高徒。”对学生不严格要求,严格训练,是难以培育出跨世纪的可靠接班人和合格的建设者。所以,对学生不严不行。当然,严要得法,严要有度。慈,就是对学生要关心、爱护、宽容、尊重。充分鼓励学生的自尊和自信,关心学生的学习和成长进步,使学生全面发展。教师要与学生平等相处,尊重学生、信任学生、爱护学生、保护学生。
二、用无限的师爱,开启每个学生的心灵
高尔基说过:"谁不爱孩子,孩子就不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才能教育孩子。”师爱是教师必须具备的美德,也是教师的天职。无限的师爱,可以开启每个学生的心灵。教师不能再像过去那样高高在上,对学生指东点西,把他们当作指挥的工具来使唤,要像商贸行业一样,将"为顾客服务”融进"为学生服务”之中去,并且要具备这种心态。教师在教学中的服务心态,不应只对少数优等生服务,而应该平等对待那些后进生,因为他们同样也是"财富”的源泉。教师甚至要给予他们最优惠的服务,设法调动全心全意的积极性和上进心,善于捕捉他们身上的闪光点,把他们培养成为合格且有特色的"产品”。此外,教师的课外辅导、上门家访,以及与学生的抵足谈心等,都可以看作是这种服务心态的具体表现。只有当我们的教师具备了这种心态,才会在日益激烈的行业竟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并使"太阳下最光辉的事业”更焕以光彩。
三、要学无止境,才能细水长流
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自己就要有一桶水。这就要求教师在不断端正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的前提下不断学习,使自己具有"一桶”源源不断的"活水”。明代思想家黄宗羲曾说:"道之未闻,业之未精。有惑而不能解,则非师之过矣。”因此,教师要勇于和勤于不断提高自己各方面素质,要以科学的施教知识,深入学习多方面知识,把教育理论最新研究成果,引入教学过程,使自身教育教学的科学性和艺术性高度统一。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恰当选择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方式,直观形象地展示教学内容,使教学知识传授与创新思想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探索新的科学教育模式,在耕耘中拓展视野,在执教教学中提炼师艺、升华师技。
四、为人师表,言传身教
为人师表在一定角度上看,主要是强调教师要言行一致。孔子说过:"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在学生的心目中,教师是智慧的代表,是高尚人格的化身。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对他们的精神世界起着无声无息的作用,就好比一丝春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因此,教师一定要用自己的模范作用为学生树起前进的旗帜,指明前进的方向,点燃他们心中的火种。教师不仅要有做人的威望,人格的力量,令学生所敬佩,还要以最佳的思想境界、精神状况和行为表现,积极地影响教育学生,使他们健康成长。五、要乐于合作,善于合作
现代教育是一种集体协调性很强的职业劳动,教师的工作需要竞争,更需要合作。竞争促进了教育发展的繁荣,为教育增添了活力。但教师又要乐于合作,善于合作。学生的成长和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决不是一个教师的劳动成果。教师只有善于处理好教师与教师之间、教师与家长及社会积极力量的关系,才能减少教育过程中的内耗,从而形成取向一致的教育力量。教师的劳动才有可能最大限度地提高教育效率,因此,教师的团结协作精神也是当代师德不可或缺的重要内涵之一。
总之,教育工作就是奉献,让我们牢记学无止境,为人师表,让我们用行动去播撒爱的种子,让我们用行动去培育下一代的心灵,站在历史的高度,在教育、教学平凡的岗位上,用高标准的师德、师风,规范自我,提高素质,发挥光和热!(责任编辑 曾卉)